281.第281章 推荐-《凤鸣宫阙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看着陶静平这般,陶君兰忽然就觉得自己这个弟弟,是真的长大了。都说成家立业,如今他也要成家了,等再过两年有了孩子,可不就是大人了?

    至于这件事情虽然各处都商议妥当了,可是却是到底还没过了明路。

    皇后那儿自然是要瞒着的,唯一能走通的,怕也就是太后和皇帝。

    首先,还得要确认一下皇帝到底有没有和亲的意向。不然的话,皇帝若有和亲的意向,他们却是坏了事儿,只怕谁都吃不到好果子。

    为此,李邺特地进宫了一趟。名义上是禀告公事,实际上却是递上去一个奏折——这是反对和亲的奏折,在上头细细数纳了十条和亲的弊端。其中第一条,便是有辱国节,打击士气。

    皇帝细细看完,期间面色剧变几回。李邺只静静在旁边看着,待到皇帝抬头时,这才郑重跪下去磕头以示决心。

    皇帝坐在椅子上,高高的椅子可以让他俯瞰整个屋子。自然,更不必说跪在地上的李邺了。看着自己儿子纵然跪着却依旧挺直的背脊,皇帝忽然有些羞惭。和亲的念头,他的确是曾经动摇过。虽然后头又重新坚定,可是到底是动摇了。若是时光倒退二十年,只怕他这会子也是一腔热血的恨不得领兵去将草原人赶回老家吧?老了,老了啊!

    最终皇帝亲自将李邺扶了起来。并轻叹了一口气:“纵和亲,也断不能和草原部族和亲。”草原人,也根本不会吃这一套。这是以往曾有过的血淋淋的例子。公主嫁过去,没有一个能活过十年,更没有一个能诞下子嗣。草原人防备着关内。而即便是公主还活着,一到了冬天草原人依旧会出来劫掠。

    除非,朝廷愿意年年提供物资帮助草原人度过严酷的冬日。可是,这成了什么了?有那么的粮食和棉衣,朝廷倒不如多养些兵丁!

    “朝廷大将,无人愿意领兵前往。”皇帝嗤笑一声:“朕老了,这一帮大臣武将也都老了!一个个的,当年的雄心壮志热血骨气都被磨光了!”

    说起这个,皇帝难免气愤,胸膛起伏了好几次才渐渐平息下来。

    李邺垂眸沉吟,然后抬起头来,指了指自己。意思是:我愿。

    皇帝怔住。细细打量自己这个二子。几个儿子里头,数老二长得最为出彩,也最为斯文有灵气,看着就像是个饱读诗书的。可是如今这个最为斯文的儿子,竟然说他愿意主动领兵出征,去对抗凶悍的草原部族。

    皇帝觉得有些哽咽,哽咽得他心都有些抽疼了。可他如何能答应?这个二子因为自身原因,连功课也是最为放松的,更不要说习武和领兵这样的事情了,他根本就不能胜任。

    李邺看出皇帝的犹豫,便是急切的走到一旁,抓起纸和笔来书写自己的意愿。

    李邺告诉皇帝,自己还是读过许多兵书的,也曾专研过历朝有名的那些战役。最后,他又推荐了一个年轻的将领——这人如今在四川当一个总兵,唤作辛攀。曾经随着大将征讨过苗疆。也立过功。

    皇帝显然也是留意过这位青年将领的,沉吟片刻后道:“这人倒是不错,可是到底是年轻了些,就怕经验不足。到时候反而……”

    李邺又在纸上添上了自己舅舅顾瑀直的名字。顾瑀直是太后的侄儿,只可惜却是庶出。曾经也在军中任职,靠着这儿才封了侯。要说有大才算不上,可是经验却是有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