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4章 徙民实边-《重生之吴霸春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请大王明鉴!”

    随着孔丘的发言,左丞相文种、治粟内史曾点等公卿大夫,都纷纷站了出来,表示赞同。

    迁移南方九郡的人口,的确能让吴国最大限度的消化这些原本为蛮夷的黎庶,让他们跟吴国合同一家,不分彼此。

    但是,这符合庆忌的最终目的吗?

    不,并不!

    岭南六郡也好,西南三郡也罢,都不是吴国的固有领土,也不是祖宗之地。

    只不过,只是吴国付出了极大代价,这才攻取下来的地盘,庆忌怎么能舍弃?

    野心勃勃的庆忌,甚至是将珠涯岛(hai南岛)、夷洲岛(弯弯岛),及其附属的岛屿都拿了下来,作为吴国的固有领土。

    庆忌的野心,是显而易见的。

    为什么计然、孔丘、文种这些大臣就不明白,是明知故犯,非要跟庆忌对着干吗?

    非也!

    他们的初心,同样是在为庆忌考虑,为吴国考虑。

    在孔丘发言后,文种甚至还进言道:“大王,臣记得,大王曾说过,‘存人失地,人地皆存,存地失人,人地皆失’!”

    “若是不能轻易守住那些疆土,吴国要之何用?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庆忌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伍子胥、范蠡、伯噽等人都站出来,反对计然、孔丘等大臣移民虚边的主张。

    “父王!”

    就在这时,一直沉默不语的公子鸿忽然站了出来,朝着庆忌躬身行礼道:“儿臣以为,我吴国的疆域虽大,却没有一寸是多余的!”

    “哪怕是一个人,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岂能轻易割舍?”

    “迁移南方九郡之民于内地,固然可以使吴国大治,得其民力,却以付出大片疆土为代价,儿臣以为不值!”

    顿了一下,公子鸿朗声道:“昔日我吴国的先祖太伯、仲雍断发文身,教民耕种,融入荆蛮之地,于是上千小部族,自愿归附于太伯!”

    “先祖尚且可以开拓进取,何以后世儿孙不可?”

    “父王!莫说是几代人的时间上百年,便是数百年之久,又当如何?”
    第(2/3)页